杨光军主持滨州学问大讲堂暨鲁彬之学术讲堂
郑杰文先生应邀作《墨子·墨家·墨学》专题报告
5月9日,滨州学问大讲堂暨鲁彬之学术讲堂在西附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杨光军主持。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兼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会会长郑杰文先生应邀作《墨子·墨家·墨学》专题报告。滨州市传统学问研究会秘书长黄德劲,党委委员、副院长荆晓玲,滨州学问和旅游局、市学问馆、市传统学问研究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师生代表1200余人参加会议。
郑教授从五大方面讲述了墨子,墨家,墨学。郑杰文教授从墨子及墨家学团、学说、科学、活动以及墨学影响等五大方面对墨子与墨学做了系统的梳理,清晰地为大家展示出墨子及墨学从最初的“曾学儒者之业,授孔子之术”的师孔学儒;到不满孔子主张的繁文缛节,从而走上与儒学针锋相对的道路,成就显赫的墨家学派;再到几经起伏沉寂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兴衰变迁。讲座突破“以墨解墨”的文本解读框架,梳理墨家的学术渊源,重返当时语境,义理与故事相结合,具体分析和解读墨学文本及其内涵,多维度为大家展示出一个真实的墨子。
杨光军强调,作为国家重点学问工程的首席专家,郑教授学养深厚,郑教授还是国家重点学问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的首席专家。这个工程意义非凡,是国家专门针对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所藏汉籍而开展的一项国家重点学问工程,旨在将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的全部情况调研摸清,进而将中国大陆缺藏的品种和版本进行复制、出版、整理和综合性研究,从而完善中华古文献的存藏体系,为国内学问建设和国际学问交流提供文献支撑,为全世界汉学家提供完备的研究资料。2017年4月21日,李总理总理到山东大学考察,对正在实施的“合璧工程”给予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
杨光军指出,讲席教授制度是西方,尤其是欧美各国高校建构核心学术、科研网络的一种人才凝聚模式,在美国,讲席教授是位于正教授之上的一个头衔,获此头衔的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特别杰出且成就非凡的教授。
杨光军强调,为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自2018年9月起,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面向全体师生开设“鲁彬之”学术讲堂,每学期9期,单周举办。本场是“鲁彬之”学术讲堂的第15期。本年度,为扩大学术讲堂的影响力和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市民,增强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与滨州市学问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由滨州市学问馆、滨州市图书馆、滨州市传统学问研究会承办,将“鲁彬之学术讲堂”升级为“滨州学问大讲堂”,面向市民开放,服务更多的大众。讲堂立足于汇聚八方智慧,服务滨州发展,提高市民、师生人文素养,自开办以来,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名师教授,前来授课,赢得了社会各层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已初步成为滨州学问建设的一个品牌。
杨光军希翼,今天的讲座能让大家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思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学问,学以致用,修炼一个强大的自我,服务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党委书记杨光军主持
报告会现场